|
物理防曬VS化學防曬,哪個更勝一籌?硬核科普來了!UVA、UVB與皮膚損傷 太陽光由紫外線、紅外線和可見光三部分組成。WHO的官方數(shù)據(jù)表明,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按波長分為三個波段:UVC(100-280納米)、UVB(280-315納米)和UVA(315-400納米)。波長越長的紫外線穿透能力越強。故UVC穿透能力最弱,被大氣臭氧層吸收,不會到達地面,到達地面的紫外線是UVA和UVB。 其中,UVB主要作用于皮膚表層,是皮膚出現(xiàn)紅斑、曬傷的最主要原因。通常皮膚暴露在UVB下15-20分鐘即出現(xiàn)輕微紅斑,超過90分鐘會出現(xiàn)鮮明紅斑、疼痛,甚至水泡、脫皮等曬傷癥狀。皮膚出現(xiàn)輕微曬傷時會在1-2天后恢復;出現(xiàn)較嚴重的曬傷時在1-2周恢復,一般不會留下疤痕,但對皮膚的老化、損傷作用會累積。長期接受UVB照射,會顯著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。 此外,UVB會激活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中的酪氨酸酶合成黑色素,黑色素形成后逐漸遷移到最外層,使皮膚黑化。由于黑色素的合成和遷移需要一定時間,曬黑作用并非曬后立即出現(xiàn),而是在曬后數(shù)十小時甚至2-3周達到峰值,因此被稱為滯后曬黑。由于這種滯后曬黑作用相對長期、持久,但由于黑色素會逐漸降解,因此滯后曬黑也并非不可逆過程,在曬黑后經過一段時間會有一定程度的恢復。 與UVB相比,UVA穿透能力強,占到達地表紫外線總能量的95%左右。因此UVA可到達皮膚真皮層,皮膚中的黑色素前體直接轉化為黑色素,使皮膚快速黑化,產生即時曬黑效應,有時也會產生曬傷癥狀。但這種曬黑作用是相對可逆的,可在一定時間內消退。 UVA對皮膚更大的損傷來源于光老化效應。它會使皮膚中產生活性氧自由基,長期作用會給皮膚帶來較大的氧化壓力,并導致皮膚中的膠原蛋白、彈性蛋白和DNA損傷,是皮膚老化、失去彈性、產生皺紋的最主要原因。 兩大防曬指標:SPF與PA 物理防曬VS化學防曬 防曬產品中發(fā)揮紫外線屏蔽作用的成分是防曬劑。根據(jù)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(guī)范》(2015年版),我國允許使用的防曬劑共27種,其中包括25種化學防曬劑、2種物理防曬劑(二氧化鈦和氧化鋅)。 其中,物理防曬劑為提高紫外屏蔽效果,減少大顆粒帶來的涂抹泛白現(xiàn)象,目前用于防曬產品的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大多為納米尺寸的顆粒,能反射和散射紫外線,這不同于化學防曬劑中的吸收作用。 而化學防曬劑均含有苯環(huán)和雙鍵,紫外線照射下會發(fā)生分子內電子轉移,分子由基態(tài)激發(fā)至較高的能態(tài),從而吸收紫外線能量;當被激發(fā)分子回到基態(tài)時,吸收的能量以溫和的熱輻射等形式釋放,從而起到屏蔽紫外線的作用。因此,實現(xiàn)化學防曬依賴于具有共軛結構的芳香族化合物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。 那么,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到底哪個更安全?由于物理防曬劑在皮膚表面發(fā)揮作用,不會被皮膚吸收,且在光照下性質穩(wěn)定,因此各國學者大多認為物理防曬劑較化學防曬劑更安全。盡管如此,物理防曬劑仍有可能會堵塞毛孔,但防曬過后做好皮膚清潔工作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。 這么說化學防曬劑就不安全了嗎?也不是,可使用的化學防曬劑及最大使用濃度均有嚴格要求,學術界對這些防曬劑的安全性也進行了較長期、廣泛的評估,因此合規(guī)上市的產品是具有安全保障的。但仍不能忽視化學防曬劑存在如下潛在安全風險:大多化學防曬劑可被皮膚吸收,進入皮下組織、血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并進一步進入乳汁、尿液等,是否存在潛在風險仍是未知的;部分化學防曬劑光照下會分解,具有一定致敏性;一些動物實驗中,某些化學防曬劑表現(xiàn)出一定毒性,對人體風險仍未知;在實際產品的復雜配方體系中,多種化學防曬劑濃度疊加,且與其它組分相互作用帶來的潛在風險難以評估。 因此,防曬產品的安全性依賴于正確的使用方法,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,過量使用防曬產品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,長期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目前仍無確切結論。 END |